液下渣漿泵配備攪拌裝置(通常稱為攪拌式液下渣漿泵或液下攪拌渣漿泵)主要針對高濃度、易沉淀或粘稠介質的工況設計,具有以下顯著優勢:
避免板結:在輸送高濃度渣漿(如尾礦、泥漿、煤泥等)時,攪拌葉輪可不斷擾動泵周圍的介質,防止固體顆粒沉淀堆積在泵入口或池底,確保介質均勻流動。
解決“死區"問題:傳統液下泵在靜止介質中易形成沉淀死角,攪拌功能可消除這一現象。
改善吸入條件:攪拌裝置使介質保持懸浮狀態,降低泵的吸入阻力,減少氣蝕風險,提高泵的流量和揚程穩定性。
適應高濃度:可處理含固量更高(如60%以上)的漿體,而普通泵可能因沉淀導致堵塞。
自動化清淤:無需頻繁停機人工清理沉積物,降低維護強度和成本。
延長泵壽命:避免固體沉積造成的葉輪磨損不均或過載運行。
粘稠介質:適用于污水處理廠污泥、化工稠漿、選礦濃密機底流等易固結介質。
沉淀池/攪拌池:可直接安裝在沉淀池中,替代單獨的攪拌機+泵的組合,節省設備和空間。
一體式設計:攪拌葉輪與泵葉輪同軸聯動,無需額外動力,能耗低。
定向攪拌:部分型號可通過葉輪角度優化,實現特定方向的介質流動(如防止池底淤積)。
礦山尾礦輸送
污水處理廠污泥回流
化工反應釜底渣排放
火力發電廠灰渣處理
河道清淤及疏浚
功率匹配:攪拌會增加軸功率,需確保電機容量足夠。
耐磨設計:攪拌葉輪需采用高鉻合金或橡膠襯里等耐磨材料。
安裝深度:攪拌效果與液下深度相關,需根據介質特性合理設計。
功能 | 帶攪拌的液下泵 | 普通液下泵 |
---|---|---|
防沉淀能力 | 強(主動攪拌) | 弱(依賴介質流動性) |
適用介質濃度 | 高濃度、易沉降介質 | 中低濃度、流動性好的介質 |
維護頻率 | 低 | 較高(需定期清淤) |
初期成本 | 較高 | 較低 |
總結:帶攪拌的液下渣漿泵通過主動擾動介質,解決了傳統泵在沉淀、板結工況下的痛點,特別適合高濃度、易固結的渣漿輸送場景,能顯著提高系統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。
掃一掃 微信咨詢
©2025 湖北省天門天標泵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鄂ICP備2021001645號-1 技術支持:環保在線 sitemap.xml 總訪問量:232849